景德镇市委社会工作部按照有机制、有队伍、有资金、有项目、有阵地、有平台的“六有”标准,持续做大、做优、做强“窑火红”志愿服务品牌。
强化“三个保障”,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强化机制保障。设立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协调小组,将38家市直单位、高校等纳入成员单位,着力打造“志愿之城”。制定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实施办法及负面管理清单,探索服务积分兑换、在职党员“双向考评”等机制,2024年市本级特别将30个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向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倾斜。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组织部门专项经费支持,筹建“窑火红”公益基金会,构建财政经费、捐赠资金共同组成的经费保障体系,形成财政资金为主、企业与个人捐赠资金为辅的支持网络。强化阵地保障。链接118个党群服务中心、6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资源,因地制宜设立“窑火红”“益站”,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各社区均设立“窑火红”“益站”1个。
实施“三大工程”,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实施队伍建设工程。整合市内4所高校、群团组织等资源和力量,大力发展“窑火红”劳模志愿服务、小青陶青年志愿服务、巾帼志愿者、文艺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等队伍。目前组建“窑火红”党员志愿服务队886支,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工机构80家。实施项目培育工程。实施“窑火红”满天星计划,在全市118个社区开展“一社区一志愿服务项目”行动。以“双报到双报告”为载体,建立共建单位深度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景德镇陶瓷大学“窑火红”小青陶青年志愿服务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实施平台搭建工程。开发“窑火红”志愿服务小程序,整合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注册、项目发布、活动招募、记录时长、奖励兑换、评价反馈等功能,形成闭环工作机制。
推动“三个融入”,增强志愿服务质效。融入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应对旅游高峰、申遗攻坚、瓷博会等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常态化开展“申遗夜校”、点位服务、爱心接送、文艺“快闪”、医疗保障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窑火红”志愿者7.8万余人次,其中党员志愿者6.1万余人次,服务游客近200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融入民生实事。持续开展助学支教、扶贫帮困、医疗健康等志愿服务,如开展“免费午餐”公益项目13年,覆盖全市13000余名乡村儿童,每年使用善款2000万元;开展“快乐瓷娃”公益项目,让景德镇孩童快乐成长;开展“拾穗行动”公益项目,帮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完成学业。融入基层治理。建立“平急转换”运行机制,推动在职党员平时到社区加入业委会、参与红色物业,急时到卡口加入志愿服务、应对游客高峰。融合赣鄱党建云党组织系统和基层治理“一张网”,推动在职党员自动匹配网格党组织、小区楼栋,全市物业投诉率同期下降30%。2024年以来,共有3.88万名在职党员常态化到社区进网格。
| ·2024年青少年宫单位预算公开 |
| ·共青团景德镇市委2024年单位预算 |
| ·景德镇市青少年宫2025年单位预算公开 |
| ·共青团景德镇市委员会2025年单位预算公开 |
| ·共青团景德镇市委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 |
| ·江西省青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提名推荐人选 |
| ·景德镇市青少年宫2023年单位决算 |
| ·景德镇市团市委2023年单位决算 |
| ·2025年度全市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咨询电话 |
| ·景德镇市《景德镇市金融支持“3+1+X”产业人 |
| ·景德镇市高层次人才享受国有景区旅游优惠的 |
| ·景德镇市高层次人才入住宾馆及出行便利政策 |
| ·景德镇市《景德镇市“3+1+X”产业人才财税专 |
| ·景德镇市《景德镇市“3+1+X”产业创新创业 |
| ·博士学历人才来景德镇考察观光优惠政策办理 |
| ·关于在全市开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幸福出 |

